稅務法規, FAQs, 房地合一稅2.0, 輕鬆節稅

輕鬆節稅-11:不論賺錢或賠錢都要申報!房地合一稅常見10大問題懶人包

舊制的時代,指有房屋有財產交易所得稅,土地是免稅的,然而在『房地合一稅2.0』,105.01.01取得的房地,須就買賣交易過程中「房地交易所得獲利」課徵房地合一稅。只要是有買賣不動產,不論房或是地,有賺錢就要乖乖上繳國庫,都要課稅!
Continue reading
稅務法規, CFC, 保險給付, 個人最低稅負制, 個人綜所稅, 最低稅負制, 海外所得, 股利收入, 輕鬆節稅, 輕鬆節稅-綜所稅

輕鬆節稅系列-10:海外所得要不要申報?最低稅負制5大節稅技巧報你知(附影片說明,114年5月更新)

台灣自99年以後,將個人如果有7類所得超750萬的部份,須列入最低稅負制20%,主要為海外所得及死亡保險給付超過3740萬的部份,以下提供說明及節稅建議。
Continue reading
man wearing headset
稅務法規, FAQs, 一時貿易盈餘, 代購代銷, 個人綜所稅, 執行業務所得, 營業登記, 營業稅, 網紅報稅, 網路交易課稅, 網路拍賣, 網路購物, 薪資所得, 輕鬆節稅, 輕鬆節稅-綜所稅, 逃漏稅

輕鬆節稅系列-9:Youtuber收入怎麼繳稅?網紅、KOL的收入有哪些? 懶人包一次整理,看這篇就全懂了!(114年4月更新)

Youtuber「斜槓」當道,隨著收入越來越多元,需要留意報稅眉角也越來越多,萬集會計師事務所彙整經營Youtuber,網拍、接案者、外送員等報稅規定報你知,提醒月收入有超過20萬元,所得就要如實申報,以免被查稅後補稅加罰。
Continue reading
稅務法規, 個人綜所稅, 其他所得, 產創條例, 輕鬆節稅, 輕鬆節稅-綜所稅

輕鬆節稅系列-8:員工獎酬如何課稅最划算?常見的員工獎酬工具

員工獎酬如何課稅最划算? 在台灣的企業環境中,尤其是科技業,員工獎酬已成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工具。各種形式的股票獎酬如庫藏股、限制權利新股等被廣泛採用,但這些獎酬的課稅方式各不相同。了解其中的稅務規劃,對公司和員工雙方都至關重要。 善用獎酬工具 解決低薪 ...
Continue reading
稅務法規, 不動產實價登錄, 個人綜所稅, 土地增值稅, 房地合一稅, 房地合一稅2.0, 輕鬆節稅, 輕鬆節稅-綜所稅

輕鬆節稅系列-7:我家突然變豪宅,要多繳稅嗎? 2024年舊制豪宅稅門檻調整,2025年5月申報適用!(附影片說明),如何計算?

財政部近日公布2024年度舊制房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新規,新增「每坪單價門檻」並調高獲利率,對於部分適用舊制的屋主可能產生影響。 此次調整將使部分過去稅負較低的房屋,面臨更高的交易稅負,影響市場交易決策與價格走勢。
Continue reading
稅務法規, 中小企業融資貸款, 創業系列, 房地合一稅2.0, 政府補助, 購屋貸款利息, 輕鬆節稅, 青年創業貸款

創業系列-13: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後 個人及企業的貸款策略

第7波打房政策中,央行加強了信用管制,個人與企業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,面臨更加嚴苛的條件。 無論是個人購房還是企業資產管理,都需要根據當前的政策變化進行策略調整,以適應銀行對貸款審核的更高要求。以下將分別探討個人與企業應對的貸款策略。 一、個人向銀行貸款的策略 第7波信用管制後,個人貸款面臨更高的自備款比例與更低的貸款成數。只有針對首次購屋者,八大行庫提供優惠新青安的政策。 以下是具體的個人貸款應對策略: 1.提升信用評分: 過程中,銀行更嚴格地審查信用評分。 個人應該保持良好的信用紀錄,及時償還債務,避免不必要的借貸,這樣有助於提升貸款成功率並爭取較低的利率。如果個人開始有薪資收入的時候,就建議去辦一張信用卡,開始累積你的信用紀錄。 2.增加自備款比例:由於貸款成數下降(2024.09.20起,只要名下有房,則第1房貸款無寬限期),個人需要準備更多的自備款。
Continue reading
稅務法規, 房地合一稅, 房地合一稅2.0, 房屋稅, 購屋貸款利息, 輕鬆節稅

央行第7波打房懶人包!有房者無寬限期,常見QA(113年9月20日上路!)

央行首次針對有房子、沒房貸族群納管,究竟打房重點有哪些?哪些族群有影響?房價真的會跌嗎?央行除了貸款成數減碼,且第二戶購屋貸款限縮由六都擴及全國,央行也釋出新招,連自然人名下有房,但向銀行申貸第一戶購屋貸款,也限制不得享寬限期,這意味著若貸款1000萬,房貸利率2.2%,每月要還款金額將高達3.8萬元,比名下無房的首購族(寬限期內每月只要還1.83萬元)還要多2萬。換屋、多屋、繼承族,建商、有房首購族皆受影響。
Continue reading
稅務法規, 保險給付, 個人最低稅負制, 個人綜所稅, 實質課稅原則, 最低稅負制, 資產傳承, 輕鬆節稅, 輕鬆節稅-綜所稅, 遺產及贈與稅

輕鬆節稅系列-6:個人最低稅負制如何計算?境外保單不適用免稅額,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調高至750萬元,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調高至3,740萬元,(2025年5月報稅時適用)

2024年度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可望自670萬元調高至750萬元,2025年5月報稅時適用,海外所得較多的民眾減稅效果較為明顯。此外個人最低稅負的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也將自3,330萬元調高至3,740萬元,增加410萬元。
Continue reading
a close-up of a screen
稅務法規, 二代健保, 個人最低稅負制, 個人綜所稅, 個人補充保費, 公司股利收入, 海外所得, 股利收入, 證券交易所得, 證券交易所得, 證券交易稅, 輕鬆節稅, 輕鬆節稅-綜所稅

輕鬆節稅系列-5:投資ETF收益如何課稅? ETF的交易成本,有哪些? 4個眉角

近來高股息ETF吸引投資人目光,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提醒,根據ETF分配收益所得歸類不同,相關課稅規定不盡相同,大致可分為四種,投資人取得相關所得要特別留意。 近來市場掀起一波波ETF熱潮,如0050、0056及年初新募集的00939及00940,成為市場話題。 中區國稅局指出,ETF按其投資標的分為國內成分股ETF、國外成分股ETF、債券及固定收益ETF等,根據分配收益所得歸類不同,影響納稅人是否需要申報、是否屬於稽徵機關提供查詢的所得資料範圍等,也會影響是否應申報基本所得額(最低稅負)。 第一種,若分配收益歸納屬於股利或盈餘所得、營利所得、境內金融業利息所得、境內其他利息所得、附買回債券利息所得、非固定資產租賃所得等,依規定均須申報繳稅,不過也都屬於稽徵機關提供查詢的所得資料範圍,不必自己大費周章蒐集所得資料。 第二種,若為國內財產交易所得、收益平準金、資本公積三項所得類別,皆不屬於稽徵機關提供查詢的所得資料範圍,不過這三種ETF分配收益所得,也都不需要申報繳稅。
Continue reading
稅務法規, FAQs, 個人最低稅負制, 個人綜所稅, 公司最低稅負制, 公司股利收入, 會計處理, 有限公司, 未分配盈餘稅, 營利事業所得稅, 稅務問答-營利事業所得稅, 股份有限公司, 股利收入, 資產傳承, 輕鬆節稅, 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

投資公司 可以節稅?什麼情況適合成立投資公司? 問問會計師,一次解答!(營所稅系列-8:)

常聽到成立 投資公司 可以節稅,是真的嗎? 成立投資公司可以節稅。最大的節稅利益來自股利所得。 對股利所得很高的大股東而言,個人持有股票獲配股利多數會選用"直接分離課稅",稅率是28%,此外,個人獲配股利尚要繳納補充保費2.11%,算2%加上去,等於大股東個人持有股票獲配股利的稅率達到30% 。建議先諮詢會計師後再決定!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