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-up photo of monitor displaying graph
稅務法規, 不動產實價登錄, 個人最低稅負制, 個人綜所稅, 股利收入, 輕鬆節稅, 輕鬆節稅-綜所稅

輕鬆節稅系列-18:存股族怎麼報稅才划算?113年ETF怎麼課稅?如何判斷要合併或分開計稅?(114年4月更新)

存股族們最關心的,莫過於股利所得如何申報才划算?對此,會計師建議,納稅義務人可先觀察自己的綜合所得稅率,再決定要採取「合併」或「分開」計稅。 若綜合所得稅率在5%至30%者,建議選擇合併計稅。 而綜合所得稅率為40%者,可考慮分開計稅。
Continue reading
會計處理, 個人綜所稅, 執行業務所得, 執行業務者, 所得稅, 查帳, 洗錢防制法, 稅務法規, 稅務違章, 稅捐稽徵法, 輕鬆節稅, 輕鬆節稅-綜所稅

輕鬆節稅系列-12:診所自費收入如何申報與節稅?醫師執行業務是否要記帳?帳務管理的重要性(附影片說明)

會計師提醒,執行業務專業人士如醫師,會計師,律師等記帳的重要性,並且利用書審淨利率來有效節稅。 對於診所的經營者而言,妥善的帳務處理不僅是法律義務,更是保障自身權益、降低經營風險的關鍵。
Continue reading
a close-up of a screen
稅務法規, 二代健保, 個人最低稅負制, 個人綜所稅, 個人補充保費, 公司股利收入, 海外所得, 股利收入, 證券交易所得, 證券交易所得, 證券交易稅, 輕鬆節稅, 輕鬆節稅-綜所稅

輕鬆節稅系列-5:投資ETF收益如何課稅? ETF的交易成本,有哪些? 4個眉角

近來高股息ETF吸引投資人目光,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提醒,根據ETF分配收益所得歸類不同,相關課稅規定不盡相同,大致可分為四種,投資人取得相關所得要特別留意。 近來市場掀起一波波ETF熱潮,如0050、0056及年初新募集的00939及00940,成為市場話題。 中區國稅局指出,ETF按其投資標的分為國內成分股ETF、國外成分股ETF、債券及固定收益ETF等,根據分配收益所得歸類不同,影響納稅人是否需要申報、是否屬於稽徵機關提供查詢的所得資料範圍等,也會影響是否應申報基本所得額(最低稅負)。 第一種,若分配收益歸納屬於股利或盈餘所得、營利所得、境內金融業利息所得、境內其他利息所得、附買回債券利息所得、非固定資產租賃所得等,依規定均須申報繳稅,不過也都屬於稽徵機關提供查詢的所得資料範圍,不必自己大費周章蒐集所得資料。 第二種,若為國內財產交易所得、收益平準金、資本公積三項所得類別,皆不屬於稽徵機關提供查詢的所得資料範圍,不過這三種ETF分配收益所得,也都不需要申報繳稅。
Continue reading
blue ballpoint pen on paper beside calculator
個人綜所稅, 稅務法規, 股利收入, 證券交易所得, 證券交易稅

110年個人綜所稅,有出售未上市櫃股要申報,如何認定出售價得? 有例外規定嗎?

國稅局指出,個人出售未上市、未上櫃及非屬興櫃公司所發行的股票,其交易所得已經從2021年1月1日開始,重新計入個人基本所得課稅,每年基本所得超過670萬元的部分,應課徵20%基本稅額,是今年稅制最大的變革之一。 個人綜所稅,110年度,若有出售未上市櫃股票...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