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經觀點/為節稅而交棒 何不信託股權
台灣目前第一代還在掌權,且年齡為六十歲以上的企業,還有百分之廿,不願意讓下一代接手的原因,不外乎就是不放心、不相信二代的接班能力,或二代不願意接手,處在一個「要退不退」的窘境。
家族傳承是重要課題,但絕對不能急。遺贈稅將要調漲,有不少企業草草移轉省稅,從九月及十月的遺贈稅稅收暴增,也看得出高資產族已開始動作。
若只認為「稅率要提高就趕快把資產移轉」,這樣是很危險的。家族企業最重要的三點不外乎股權、不動產與現金,尤其是股權,涉及家族企業永續傳承,例如高雄陳家創辦人所創造的土地價值一直以來都是只租不賣,但是當股權分散,喪失控制權就分裂了。
家族企業移轉不能盲目只為節省稅賦而粗糙移轉,在資產移轉過程中,要把控制權的因素考慮進去,就是避免二代揮霍,要有好的工具跟機制,讓財產移轉是個動因,而不是讓二代喪失鬥志。
一代與二代的家族企業移轉就跟接力賽跑一樣,有接棒區,沒接好可能會掉棒,我建議可以設立一個機制,把股權放入信託,找到受託人,必須把股權轉給受託人,在信託契約中約定什麼樣的情況下,才能處分股權,把股票直接由二代繼承的風險降到最低。
選擇優秀的接班人也是一大學問,家族企業可以設立標準,達標才能角逐接班人。例如飛利浦,在接班人的條件中,規定要涉略至少兩個部門,比如研發、採購、生產製造、銷售與財務等等。若有多樣的養成過程,在接班後就不會有「自己是最重要」的本位主義,確保不會太過於短視。
家族價值觀也很重要,怎麼透過好的機制,把第一代創業家的理念、家訓,能夠源遠流長,因為根基打好就不容易歪,在面對不可預設的金融變化較有能力應變。
2016-11-16 聯合報 記者劉懿慧整理
(本文由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稅法部營運長郭宗銘口述)